通过变换车道来避免交通拥挤或许不是最为安全的驾驶方法,但往往是有效果的。投资者最近把资金投入欧洲境况不佳的汽车股的速度确实并不慢。自今年年初以来,该板块上涨了11%,是欧元区斯托克600指数(Euro Stoxx 600)涨幅的两倍多。不同寻常的是,这次落在后面的是德国汽车制造商,部分原因是国内市场疲软,部分原因则是中国对豪华汽车的需求不确定。相比之下,雷诺(Renault)股价则一直全速前进,菲亚特(Fiat)紧随其后,这得益于市场关于菲亚特与克莱斯勒(Chrysler)即将全面联盟的猜测。
至于基本面因素对于这轮上涨行情起到了多大作用,仍有待商榷。西欧4月份的月度汽车销量数据曾有所改善,当时该地区的汽车销量实现18个多月以来首次同比整体增长。但5月份的形势看上去变得再次悲观起来:贸易数据显示,在该地区5大市场中,有4个出现销量下滑。大众(Volkswagen)上周继续将该地区列为“困难”,该公司公布,今年头5个月,大众品牌汽车销量下滑7%。确实,米其林(Michelin)的轮胎数据更为鼓舞人心(欧洲5月汽车轮胎销量同比持平)。但咨询公司艾睿铂(AlixPartners)正将其对2013年欧洲轻型汽车销量的预测从1790万辆下调至1750万辆。这比2007年的水平低出五分之一。
投资者可能不会关心欧洲汽车业究竟在何时触底——艾睿铂预测是在2013/14年。投资汽车股,一直是投资欧洲周期性复苏的最便宜方式:该行业的2014年预期市盈率仅为9倍。但他们应该对未来的走势感到担忧。欧洲汽车产能的削减幅度远远比不上美国,艾睿铂估计,在欧洲最大的100家汽车厂商中,有60%的产能利用率低于75%。这或许会成为未来制约该行业股价的一大障碍。
译者/何黎 转载英国《金融时报》 |